马云:“错过中国,你就错过了未来”——中国引爆世界,世界因变中国
美东时间6月21日,马云在底特律“美国中小企业论坛”现场,美国小企业主发表题为《重新发现中国》的演讲。
这是中美两国提出“百日计划”等一系列升温两国经贸措施之后,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举行如此规模的经贸论坛,也是美国小企业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此类论坛。
马云的到来,让落寞十年的底特律彻底沸腾!
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召开期间,超过覆盖48个州的3000名美国中小企业和合作伙伴蜂拥而至,还有来自墨西哥、加拿大等周边国家的商家代表,以致底特律交通瘫痪,酒店被订空,航班价格暴涨,几乎全线售罄。
此次阿里巴巴“美国中小企业论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自从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底特律就被称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萧条随处可见,曾经有200万人口,如今只剩下60万人,失业率一度高达16%左右。
马云在演讲中重述自己失败,但最终创业成功的故事,“如果我们可以成功,那世界上80%的年轻人都可以成功”,给美国佬“打鸡血”,但对美国中小企业主而言,马云就是一个象征——Sold Out,因为在马云背后是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背后是庞大的、充满诱惑的中国消费市场。
中国消费市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消费总额33.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0.4%,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64.6%。
2016年度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相反,美国只贡献了0.3个百分点,欧洲的贡献更只有0.2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的消费能量更是惊人。
根据经济学人的数据,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到了2030年将等同于今天的韩国和2000年的美国。
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更是预测,在下一波新增的10亿中产阶级人口中,中国新增中产阶级可能达到3.5亿人,这已超过目前美国人口以及一半的欧盟人口,如此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的消费能力将远超想象。
麦肯锡研究所报告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700座中国城市将产生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消费增量30%的巨大需求。同时,到2030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将从目前的4800美元升至10700美元。届时,在全世界每1美元城市消费支出中,中国消费将贡献12美分。
显然,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将“黯淡无光”,正如马云所说:
过去30年,美国人口和中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未来30年,中国这个增长中的市场会根本性地改变世界经济的图景。
”消费市场其实仅是中国引爆世界的一个层面而已,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其他方面也在增强。
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囊括五大洲国家,其分明不是一家区域性银行,而是“二世行”,中国开始替代美国构建自己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最坚实的欧洲盟国纷纷投奔到中国的怀抱;人民币入篮并展示成效,进一步成为中国经济强权地位的象征。
中国还以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为切入口,夯实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从尼罗河的麦洛维水坝、厄瓜多尔水坝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国在亚非拉已建成了大量包括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港口、水利等基建项目,这也使得中国自2010年起就成为世界海外工程承包第一大国。
甚至部分承担了绕过马六甲海峡的资源通道的功能,比如从土库曼斯坦到中国,从苏丹南部到红海,从印度洋到昆明,从西伯利亚到中国北方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从深层次来看,中国之所以引爆能力如此之强,是系统陡然开放后,内外势差不断释放的结果。
由于整体系统开放后,国内外存在能量势差释放,表现在经济上就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产业上则是占据全球转移的接榫位置。
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吸引力巨大,最终被虹吸和改造并不令人意外。
因此,当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开始融入到全球化的过程中来之时,几乎立刻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其实,在中国引爆、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改造着中国。
经济上,改革开放将中国推到世界的“怀抱”,舶来的市场经济以及吸纳的外部资本、技术,不但将中国旧貌换新颜,更是将中国前所未有地与全世界紧密对接。
而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不但更加彻底地清除了中国保守封闭、视外部冲击为“狼来了”的心态,且充分地释放了中国的发展潜力,让中国不仅收获了漂亮的经济增长数字,更从规则、制度上进一步融入现代文明。
文化上,西方文化追求自由、张扬个性,这些特征相较于强调内敛中庸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更有利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这无疑与当下中国发展追求创新驱动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对中国的腾飞大有裨益。所以,中国影响世界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互为因果。
有一个笑话说,美国人本来想用麦当劳、肯德基来同化中国,可是没过几年功夫,“肯德基”就开始卖豆浆油条,麦当劳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被中信收购。
显然,中国虽在主观上尚无意于“异化”世界,但客观上造成的影响却颇为巨大,而且中国自身的发展进程也正在不断向世界主流靠拢,逐步纳入现代文明的发展轨道中来。
正如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屡次征服(元朝、清朝),却最终都被汉族所同化的过程一样,随着中国日渐深度融于世界,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种彼此改造也将会长期延续、深化。
今后,两者互为影响的关系将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市场经济层面,而体现在如何搞好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和平民市场经济层面。
中国搞市场经济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拿来,加上自己的改造、变异,竟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但在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和平民市场经济领域,中国无法再享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便利。
”因为,金融危机后,全球化退潮,证明上一轮以资本的全球肆意扩张为主导的全球市场经济道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99%的民众与1%的富人之间的矛盾再也藏不住了,如何在发展企业市场经济的同时为社会市场经济和平民市场经济让渡出空间,不但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难题,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所以,在上述三种市场经济上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各国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这给中国在未来从更深层面影响世界提供了可能。
原因在于,中国在这三种市场经济层面面临的压力更大,问题更多。无论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还是兑现把高铁建设推向全球的夙愿,都意味着中国实质上面临着推动全球市场经济的压力。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为社会市场经济开辟道路的压力也将愈发逼仄。
此外,对于拥有庞大人口规模的中国来说,机器代替人的普遍化加上工业4.0时代的到来,更将使得平民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渐以排山倒海之势倾轧过来。
在这种局面下,中国对上述三种市场经济的探索以及如何均衡、协调发展五种市场经济的经验,或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借鉴。
此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奉行的以柔克刚,嵌入式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也将为处理国际关系,消解国际矛盾提供一个范式。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全球普遍的诉求背景下,如今的老大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越来越不得人心。
因为,美国在国际交往中往往注重推行其价值观,并常常以霸道的方式对他国指手划脚,甚或在他国培养亲美势力,发动颜色革命,一旦别人不买账,就会动粗,要么诉诸武力,要么进行制裁。
这种方式不但让美国日益陷入困境,也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潮流诉求相悖。
而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并成为迄今以来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基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权重提升,中国在遵循上述原则和方针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在发展与各国的关系中更强调磋商与合作,用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的言行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基于此,中国在对外事物中,无论是搞基建还是对外贷款,都是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他国,建立在与他国共同发展基础上的。
显然,这与美国打乱他国的政经体系,却打造不出新的秩序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做法将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被接纳,为各国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精彩推荐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